近日,電影《撥浪鼓咚咚響》舉行點映宣傳。影片講述貨車司機茍仁和留守兒童毛豆“不是冤家不聚頭”,踏上為毛豆尋父之旅,并漸漸情同父子。這對“半路父子”在尋人途中上演了一幕幕幽默、苦澀而感人的公路輕喜劇。影片將于2月25日全國上映。 影片在陜北榆林清澗取景拍攝,主創班底都來自陜西,導演白志強是榆林清澗人,沒有一名專業演員,都是素人的本色出演。 這是一個來自身邊、來自土地的故事。“能感受到大銀幕上撲面而來的真實感”,是現場觀影后許多人的感受。這也是白志強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,在之前他一直從事紀錄片創作,這也讓影片富有獨特的紀實氣質——被他稱之為“要命的真實”。
“真實”,是屬于這部影片最關鍵的氣質。 陜北方言,孩子們玩摔炮,熱鬧的廟會,報數的計算器,黃土高坡上空蕩蕩的盤山公路,工人們依靠小貨車買生活用品,縫在棉服里的百元大鈔,建筑工地上討薪的白色橫幅……影片呈現出了真實的中國鄉村生活風貌,以及生活在其間人的悲歡離合。 不僅如此,這段故事,也源于白志強在農村幫扶工作中接觸到的一個真實事例,出于對未成年人隱私的保護,原本拍攝紀錄片的計劃改成了故事影片。 而這段發生在白志強家鄉,榆林最南端清澗縣的“父子”故事,所有角色也均由素人出演,“狗仁”的飾演者是導演的同學,原本工作是出租車司機,體驗角色期間,還給導演“掙了點兒錢”。演“毛豆”的小演員是他在村子里挑出來的膽子大、有天賦的孩子,群眾演員則全部是當地的普通老百姓,大家都是本色出演。
|